「百镜大战」一周年:巨头新锐同台竞技技术路线之争结束了?
2025-11-24 14:01:02
就以其「近未来」的外观造型刷爆科技圈,当然还有那高达 1500 美元的定价。之后的 10 年,各派玩家针对智能眼镜的各种应用方向(AR/
等)、进行各种试水,结果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非科技发烧友群体一直不买单,导致市场规模一直也未真正做起来。

2022 年 11 月底,OpenAI 发布用户可以与之对话的 ChatGPT(基于 GPT-3.5),这一轮波澜壮阔的 AI 技术发展和应用大浪潮就此开启。

2024 上半年,Meta AI 功能(接入 Llama 3 模型)登陆 Ray-Ban Meta智能眼镜,这款产品又成了
国内厂商迅速反应,2024 下半年,智能眼镜「卷土重来」,AI 眼镜登上舞台。11 月,Rokid 乐奇和 BOLON 眼镜联名推出 Rokid 乐奇眼镜(定价 2499 元),「百镜大战」就此打响。

「百镜大战」一年间,以 AI 眼镜为代表的智能眼镜产品,终于在国内市场迎来了苦等多年的「出圈热度」。智能眼镜新产品所引发的巨大关注度,亦被转换为了智能眼镜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IDC 预计,2025 全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 284.6 万台,同比增长 116.4%。刚刚落幕的双 11 大促季,智能眼镜成为消费电子新品类中的一大「黑马」。京东平台数据显示,AI 眼镜成交额相比去年大增 346%。天猫平台数据显示,智能眼镜成交额相比去年暴增 2500%。

领域;阿里(夸克)、百度、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意欲再现 Meta 式成功;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商,连接技术和内容生态角度切入,纷纷展开布局;
TCL(雷鸟创新)等电视、家电企业,意图通过显示等技术切入和覆盖这一最个人化的内容消费终端,同时打通全屋智能生态;
星纪魅族等企业,凭借在智能和 AI 眼镜品类的深度布局,意图实现「弯道超车」;
李未可、BleeqUp(致敬未知旗下)等明星品牌。IDC 预计,2029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 4000 万台,中国市场份额将稳步提升,预计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55.6%,增速位居全球首位。

中国智能和 AI 眼镜市场,已经开始的爆发之势,叠加未来预期的继续大爆,未来几年的热闹程度,可想而知。
「百镜大战」一年间,智能眼镜界的新秀企业轮番登场,推出的各式智能眼镜产品,同样令人应接不暇。AI 眼镜火爆之后,风投的加入和站队仍在持续,这一市场的发展格局远未到定型时。
,本轮投资方为 Granite Asia 与璀璨资本。值得一提的是,Gyges Labs去年 11 月完成的数千万人民币 PreA 轮融资,由金沙江创投领投,这也是
。今年初,Gyges Labs 联合 Halliday 发布了号称全球首款可全天候佩戴的隐显示 AI 眼镜,一经上线就成为最大 AI 眼镜众筹项目(截至当时)。
不同于光波导、Birdbath 等光学显示方案,Halliday Glasses 采用的「隐形显示」技术,基于视网膜投影原理,将光学模组主要放置于镜框上,用户轻抬眼睛即可在视野右上角看到 3.5 英寸虚拟显示屏幕。镜框重量 28.5g,含镜片后重量 35g,Halliday Glasses 在常规款近视眼镜的重量区间。号称

作为一款 AI 眼镜,Halliday Glasses 支持主动式 AI 能力(主动式 AI 助手)和隐形操控体验(搭档 Halliday Ring 戒指),提供实时翻译、会议总结、智能提词、信息提醒等功能,续航时间达 12 小时,国内首发价 2499 元。
等 ,目前估值已达数亿美元。相比Ray-Ban Meta 在全球掀起的太阳眼镜智能化、
浪潮,逸文科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技与 Gyges Labs 一样,更加关注近视人群的智能眼镜佩戴需求。资料显示,国内目前有超 6 亿近视人群;全球眼镜市场中,80% 以上用户都是近视人群。但比Halliday Glasses 更极简、更极端,逸文科技推出的首款智能眼镜 Even G1,不仅没有配置扬声器和摄像头,而且也放弃了全彩显示,只有一块单绿色屏幕,可显示通知、翻译、导航、提词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等简单信息。而根据雷锋网报道,逸文科技在这款产品上的大部分资源和精力都投入到「单绿色显示与近视镜片结合」的技术上。

Even G1,作为一款「智能化」后的近视眼镜,定价却不低,达到 599 美元,主要面向欧洲等海外市场。
:旗下智能眼镜玄景 MLVision M5,提供可选的夹片式设计,近视用户可将夹片直接固定在近视眼镜上,无需额外配镜;
闪极科技:数码 3C 配件(充电宝)领域起家的新公司,意欲将智能眼镜打造成「第二增长曲线」。
不难发现,目前这些智能和 AI 眼镜界的新秀企业,基本都在遵循如何让传统眼镜(尤其近视眼镜)逐步实现智能化和 AI 化,并期望在这一进程中分得一杯羹。而不管是海外市场让智能眼镜「起死回生」的 Ray-BanMeta,还是引爆国内 AI 眼镜市场的 Rokid 乐奇眼镜,无不是在雷朋、BOLON 等传统眼镜的基础产品形态基础上,去做进一步的智能化和 AI 化功能。
过去这些年,伴随光学显示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不断迭代,涌现出自由曲面、Birdbath、光波导(几何/衍射)等 AR 显示方案,并让智能眼镜产品开始拥有更高亮度和显示水准、更小体积和更轻重量,以及更低生产制造成本。

而从目前的技术演进过程来看,智能眼镜行业已经形成基本共识,终极形态就是打造一款「原生 AI + 真 AR 体验」产品,具体实现路径的话,大致如下所示:
从 1 到 6,逐渐完成智能眼镜的技术演化和应用落地。相比十多年前的「一步」到 AR 眼镜和设备路径,实践出真知后的「循序渐进、持续演进」过程,显然是更合理的智能眼镜品类发展路线。
AI 硬件间的竞争,远不止眼镜形态。AI 硬件的未来,也一定就是眼镜为王。甚至连 AI 眼镜界的新秀,都明白这个道理。
Gyges Labs 近期完成的 Pre-A+ 轮融资,按照官方说法就是重点用于拓展更多元的「超人装备」(AI可穿戴产品),相关新品计划于2026年初起陆续亮相。而其已经推出的 Halliday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 Glasses,想要实现隐形操控体验,就需要再花 499 元购买一款与之搭档的 Halliday Ring 戒指。
同为阿里系,同为 AI 硬件产品,夸克即将推出的是 AI 眼镜,而钉钉已经推出的第一款 AI 硬件则是一款名为 DingTalk A1 的卡片式录音设备。

故而,AI 硬件可以是眼镜之外的其它可穿戴设备,也可以完全不是可穿戴设备,甚至是形态功能比较传统的设备品类。
而现在的智能眼镜,之所以如此强调 AI 赋能,除了 AI 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主旋律」外,亦有
可预见未来,智能手机是否依然是最核心的 AI 硬件入口和中枢设备,目前尚不可知。但对于想彻底走出过去十几年发展泥沼和迫切渴望更快全面爆发的智能眼镜市场来说,AR 化依然步履蹒跚,当下和未来几年的最大盼头也就 AI 技术和
深度融入和场景落地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AI 硬件至少在诸如眼镜这类的「最个人化」产品领域进行过努力和尝试,而其它可穿戴设备以及更多传统品类的 AI 化,也都在推动 AI 硬件的全面应用和普及之路。智能眼镜AI眼镜AI硬件AR眼镜眼镜
最全盘点&年终新品预测!一张表格看完2025年Q4所有AI/AR眼镜新品:外观、价格、亮点、上市时间
XR一周大事件:AI眼镜销量暴涨25倍,Rokid、Valve接连打出“王炸”,XR硬件迎来新的场景革命
万字详解、细节拉满:无漏光反倒成缺点?佩戴舒适但社交过于尴尬,蓝牙成最大鸡肋
洛图科技:从消费电子到“体卫融合核心工具”;2025年中国智能腕戴规模将达7100万台,创历史新高
Google AI智能眼镜新进展,和Magic Leap合作推带显示款原型机
最全盘点&年终新品预测!一张表格看完2025年Q4所有AI/AR眼镜新品:外观、价格、亮点、上市时间
季报 2025Q3中国智能手表手环市场销量增速回落至6.7%;全年销量将破7100万台
XR一周大事件:AI眼镜销量暴涨25倍,Rokid、Valve接连打出“王炸”,XR硬件迎来新的场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