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2026年39校强基计划报考要点速览
2025-09-10 19:28:12
2026年强基计划备考已经开始!今天,思课结合2025年39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为大家剖析招生政策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哪些学校放宽了报考门槛?哪些专业值得重点关注?为2026年考生和家长报考提供借鉴!
以下内容均基于2025年各高校招生简章整理,仅供参考!2026年以实际为准!
报名时间:4月23日-5月10日,保留银牌破格入围资格,但明确是应届考生
①清华2025年强基计划简章培养方案中首次明确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按照理工双学士学位培养。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自主申请选择工科衔接方向。强基计划学生也可按照“一人一策”的办法,在学科交叉领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
②报名统一在阳光高考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进行,不须在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进行双系统报名。今年报名不需要个人陈述材料。
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理工双学士学位培养专业,取消录取后选择理工衔接方向。
④校测取消了专业志趣考核,首次明确基础能力测试成绩(笔试)按满分10分折算,综合素质考核成绩(面试)按满分5分折算。
⑤对于确银牌及以上破格入围考生录取,首次明确招应届考生。录取设定综合成绩相对值(综合成绩相对值=破格考生综合成绩-本省同科类依据高考成绩入围考生最低录取综合成绩),对比去年破格生入围门槛增加。
⑥破格生今年未明确是否单独考核,但基于破格生入围录取规则设置看,预测今年大概率会和一类生一起考核笔试+面试。
⑦首次明确银牌及以上破格入围考生按全国排序录取且破格入围录取不超过120人。破格生录取难度再增加。
报名时间:一类生:4月23日至5月10日;银牌及以上学生:4月23日至5月6日
选科要求:Ⅰ组(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生物学)和医学组(基础医学八进制)限:物理+数学;Ⅰ组和Ⅱ组(历史、考古、哲学、中国语言文字学(古文字)不限
①笔试校测模式巨变:Ⅰ组和医学组笔试科目为:数学、物理、化学,Ⅱ组笔试科目为:语文、英语、历史。2024年为不分专业统一考语文+数学。
②首次明确学科基础素质考核(笔试)按满分10分折算,综合素质考核(面试)按满分5分折算。
③报名统一在阳光高考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进行,不须在北京大学本科招生网进行双系统报名。今年报名不再需要填写任何信息,选择专业志愿后,确认志愿即可。
④对于银牌及以上破格生,校测按照非破格生环节进行考核,即学科基础素质考核、综合素质考核和体育测试。
⑤首次明确破格生招录预留计划数:共计320人,其中Ⅰ组310人,Ⅱ组10人。
单科成绩破格条件:报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考生:数学145分及以上可破格入围,破格入围人数不超过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6倍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①取消二类竞赛破格招生;②新增山西、江苏、浙江、江西、四川5个招生省份。
报名时间:第一类考生4月22日-5月10日;第二类考生4月22日-5月8日,5月9日发布审核结果。
招生对象:第一类考生: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第二类考生: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奖项。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
入围规则:1、第一类考生:依据初试成绩,按照不超过各省各专业组招生计划4倍的比例,分别确定各省各专业组初试合格线,确定入围复试考生名单2、第二类考生:5月9日发布审核结果;审核通过的考生可获得免初试直接入围复试资格,初试成绩按满分计算
校测时间及内容:初试:6月13日,笔试;复试:6月21日,面试+体育测试
录取成绩计算:高考成绩占85%,校考成绩占15%。校测满分150分,初试笔试成绩占50分,复试面试成绩占100分。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新增二类考生破格审核。增加数学与应用数学-智能科学培养方向。
报名时间:第一类考生4月22日至5月10日24:00;第二类考生4月22日至5月7日24:00,预计5月8日发布审核结果。
招生对象:第一类考生: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第二类考生: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奖项。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化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科学。
入围规则:1、第一类考生:将根据初试笔试成绩,按照不超过各省各专业组别招生计划4倍的比例,分别确定笔试通过考生名单2、第二类考生:5月8日发布审核结果;不参加笔试,将结合学科特长单独进行综合面试。
录取成绩计算:高考成绩占85%,校考成绩占15%(笔试100分+面试50分)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新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第二类考生取消双平台报名。
报名时间:第一类:4月22日-5月10日;第二类:4月22日5月7日18时前,5月8日前发布破格审核结果
招生对象:第一类:高考成绩成绩优异;第二类: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并需要资格审核
招生专业: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登录网站学)、化学类(含化学)、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力学类(含理论与应用力学)、核工程类(含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物理)、地球物理学、量子信息科学
入围规则:金银牌破格及“复交南”模式入围1、金牌破格生审核通过后,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特招线、“复交南”模式:依据初试成绩划定全国统一合格线,初试形式为笔试,按照不超过各省招生专业计划数5倍确定入围复试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银牌二类考生免去单独笔试;新增量子信息科学专业。
报名时间:第一类考生4月22日至5月10日24:00;第二类考生4月22日至5月7日24:00,预计5月8日发布审核结果。
招生对象:第一类考生: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第二类考生: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奖项。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化学、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态学、生物育种科学、基础医学专业选科物理+化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选考科目不限。
入围规则:1、第一类考生:将根据笔试成绩,按招生组别的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复试考生名单2、第二类考生:5月8日发布审核结果;审核通过的第二类考生不参加笔试,直接入围复试,不占第一类考生入围名额。
报名时间:A类考生4月21日至5月10日报名;B类考生4月21日至5月6日报名,5月8日前发布破格审核结果
招生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基础医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类
入围规则:A类:依据初试成绩划定全国统一及格线,按不超过分省分专业计划数的3倍划定不低于及格线的初试合格线,合格考生可入围复试;B类:免初试直接入围复试
校测时间及内容:初试:笔试(6月15日前);复试:包含笔试、面试和体测(6月22日前)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850+校测成绩(初试+复试)
2025强基变化要点:破格生取消双系统报名;从设置的招生专业来看,2025年的物理类增加了地球物理和电子科学两个专业方向、化学类增加了环境化学专业方向
招生专业:智能装备与系统、工程力学、复合材料与工程 (航天材料)、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航天材料)、核工程与核技术、数学类、应用物理学
入围规则:金牌破格及单科成绩加权入围1、金牌破格生审核通过后,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特招线,即可直接入围校测,且入围专业为考生第一专业志愿2、单科成绩加权模式:高考加权成绩依据招生计划的4倍确定入围;加权成绩计算公式如下:入围成绩=重点科目高考成绩之和×1.2+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重点科目:高考改革省份为数学、物理,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为数学、理科综合)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考生高考成绩(折合为百分制)×85%+综合面试成绩(百分制)×15%
2025强基变化要点:①专业变化:新增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②招生条件:取消竞赛银牌破格
招生省份:历史学专业、哲学专业面向北京、河北、江苏、河南、湖北、陕西、辽宁、浙江、山东、湖南、四川开展招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具体学习方向为察合台文,面向北京、内蒙古开展招生
入围规则:高考入围模式依据高考成绩,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入围校测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校考考核成绩*15%+高考成绩/高考总分*100*85%,四舍五入保留二位小数。校考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2025强基变化要点:①专业变化:增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②招生省份变化:历史学专业、哲学专业减少天津、福建两省招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面向北京、内蒙古招生
招生专业:数学类(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物理学、生物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哲学
入围规则:金牌破格及“复交南”模式入围1、金牌破格生不参加初试,直接入围复试,不占用第一类考生入围名额2、“复交南”模式在6月12日左右组织初试,初试形式为笔试,依据初试成绩划定全国统一合格线,按照不超过各省招生专业计划数5倍确定入围复试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85%+复试成绩÷复试满分×15%)×100(其中复试成绩为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笔试、面试成绩各占比50%,满分均为100分)
报名时间:4月20日10:00-5月10日18:00招生对象: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学科专业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的考生;第二类:数物化生信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
招生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专业限报要求:所有考生只能填报一个专业志愿,第二类考生只能报考获奖学科对应的招生专业
入围规则:采用成绩加权+金银牌破格入围入围成绩=重要权重科目高考成绩*1.5+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加权科目为数学+物理;化学专业加权科目为数学+化学;生物科学加权科目为数学+生物;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加权科目为语文
校测确认时间:6月11日9:00-6月19日17:00。预计6月底至7月初举行学校考核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保留2位小数)=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学校考核成绩(满分150)
报名时间:第一类考生4月23日起至5月10日;第二类考生4月23日起至5月7日,5月8日公布破格结果
招生对象:第一类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优秀;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且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
招生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
专业选科及限报要求:理科类专业选科物理+化学、文科类选科不限,第二类考生报考专业与竞赛获奖科目有对应要求
校测确认及缴费时间:6月10日22:00前,登录报名平台确认是否参加初试并交费
入围规则:采用复交南模式和金银牌破格入围规则1、复交南模式:所有报名考生均可参加初试,依据初试成绩,按测试科目分别划定全国统一资格线,再按分省分专业计划数的3倍划定不低于资格线的初试合格线,初试合格方可入围复试2、金银牌破格:审核通过的第二类考生直接入围复试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850+南大考核成绩(满分150分),其中初试满分50分,复试满分100分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招生政策趋于稳定,整体变化不大;二类破格生取消双系统报名。
招生对象: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第二类: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一、二等奖。
入围规则:采用高考成绩+单科小破格+金银牌破格入围高考成绩入围:按分省招生计划数3倍确定各省入围名单;单科小破格入围:数学或物理单科成绩达到该科目总分98%(含)以上且高考成绩排位在分省招生计划数5倍以内亦可入围;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加权总成绩*85%+(校考笔试成绩+校考面试成绩)*N*15%(N系数=生源省份高考加权成绩满分/校考成绩满分)高考加权总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物理成绩)*120%+高考其他单科成绩总分*100%
2025强基变化要点:①招生省份增加陕西省;②单科小破格条件放宽,2025年为数学或物理单科成绩达标,2024年为数学+物理单科成绩均达标;
报名时间:4月21日-5月10日(第二类考生需进行破格审核,4月21日至5月8日报名)
招生对象: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一、二等奖
招生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海洋科学、药学、历史学、哲学。
入围规则:“复交南”模式入围及金银牌破格入围①“复交南”模式入围:第一类考生报名成功可参加校测初试,根据初试成绩按分省分专业计划3倍确定入围复试名单;②金银牌破格生直接入围参加复试。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满分1000分,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高考成绩/高考总分×850+学校考核成绩;
招生对象: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第二类: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金银牌考生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哲学专业选科不限,数学类、物理类、化学选科物理+化学。招生省份:北京、天津、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东、四川、陕西、湖北、湖南、重庆、江西、福建、贵州、甘肃、河北、辽宁、内蒙古、云南、青海。
入围规则:“复交南”模式入围及金银牌破格入围①“复交南”模式:6月15日左右初试,依据初试成绩,按分省各专业计划4倍,分别划定复试资格线,初试不计入校测成绩②金银牌破格入围:直接入围复试
录取成绩计算:高考成绩占85%,校考成绩占15%。校测成绩满分150分,其中初试成绩满分100分、复试成绩满分50分;对第二类考生,校测成绩即复试成绩(满分150分)。
2025强基变化要点:①选拔模式重大调整,改为“复交南”模式,在高考出分前进行校测;②数学类专业增加人工智能学院培养方向,物理学类增加集成电路学院培养方向;③理科类专业招生省市增加河北、辽宁、内蒙古、云南、青海五省。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选科不限,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基础医学、理论与应用力学、药学(生物医药)选科物理+化学。
招生省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入围规则:高考分数入围及单科小破格入围①高考成绩入围: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考核考生名单。②单科小破格入围:数学与应用数学、生态学专业要求数学不低于140分;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要求数学不低于140分或者物理100分;化学、药学(生物医药)专业要求化学100分。
2025强基变化要点:①增加药学(生物医药)专业;②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态学、理论与应用力学、药学(生物医药)专业设置单科破格分数
招生对象: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全国决赛金银牌的考生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航空航天类、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类,选科要求物理+化学
招生省份:陕西、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
入围规则:高考分数入围,单科小破格入围,金银牌破格入围①高考成绩入围:高考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份高考满分的75%。依据高考成绩按分省招生计划数的4倍人数确定各省入围考核考生名单。②单科小破格入围:数学单科成绩145分及以上,且高考成绩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5倍以内的考生,可破格入围学校考核。③金银牌破格入围: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特招线上即可破格入围。
2025强基变化要点:数学类专业中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向更完善,依托数学与统计学院和计算机学院进行培养,即数据计算和人工智能。
招生省份:河北、山西、辽宁、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和新疆。新增辽宁、浙江、江西、湖北、新疆5个招生省份。
入围规则:新增高考成绩加权入围和单科小破格入围。①高考成绩加权入围:根据入围成绩(入围成绩=高考成绩+数学成绩×0.5+生物成绩×0.5),从高到低排序按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名单。②单科小破格入围:对于入围成绩排位在各省招生计划数7倍以内的考生,若数学或生物高考成绩达到该科目满分的95%(含)以上亦可入围。
2025强基变化要点:①招生省份增加浙江、辽宁、江西、湖北、新疆5个省;②增加数学、生物成绩加权;③增加数学、生物成绩单科破格格入围,且不占用第一类考生入围名力学、应用化学、生物工程6个招生专业
招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登录网站生专业及选科要求: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选科物理+化学。新增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专业。
入围规则:新增单科加权入围和单科小破格入围:①高考加权成绩入围:依据考生高考成绩和化学加权计算得到的入围成绩,按照强基计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4倍确定入围考核名单(入围成绩=化学科目高考成绩×2+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②单科小破格入围:高考化学97分及以上(上海市为70分),且入围成绩进入强基计划分省招生计划数6倍以内,可破格入围
2025强基变化要点:①增加两个王牌专业 :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②增加单科成绩加权:化学科目高考成绩2倍加权;③增加单科成绩小破格:化学单科成绩97分及以上(上海市为70分)
招生对象: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金银牌的考生。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应用物理学专业选科物理+化学,考生仅可填报1个专业,且不可调剂。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
招生省份:北京、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新增江苏、湖北、陕西、山西4个招生省份。
入围规则:高考成绩入围、单科小破格入围、竞赛金银牌破格。①高考成绩入围:按照强基计划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依据其高考成绩从高分至低分,择优确定入围考生名单。②新增单科小破格:对于数学或物理单科满分且高考成绩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5-6倍之间的考生,可破格入围。③竞赛金银牌破格:二类生高考成绩一本线/特招线上直接入围。
校测时间及内容:7月1日下午进行体育测试;7月2日进行能力考核,考核内容为面试。
2025强基变化要点:①增加两个王牌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网络空间安排学院培养方向)、数理基础科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方向);②增加江苏、湖北、山西、陕西4省市招生;③增加数学或物理单科满分“小破格”入围;
招生对象:A类: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的考生;B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理科组考生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专业选科不限;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专业要求选科物理+化学
招生省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新疆
入围规则:1、A类考生:高考改革省份须达到特招线分;其他省份理科需一本线分,文科需一本线分。依据高考成绩按分省分专业组计划数5倍的比例确定入围学校考核考生名单。2、B类考生:数学单科成绩达145分及以上,或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之一单科成绩达100分,或理科综合成绩达285分及以上,且在理科组计划数5倍至7倍(含)之间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特招线即可破格入围学校考核
校测时间及内容:7月1日-3日,含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其中笔试面试各占校测成绩的50%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取消面向金银牌的破格生选拔优惠,同时增加单科小破格招生
招生对象: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金银牌的考生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选科物理+化学
招生省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
入围规则:高考成绩入围、单科小破格入围、金银牌破格入围①高考成绩入围: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5倍确定入围考核考生名单②单科小破格入围:高考数学单科原始成绩达到145分的考生不受名额限制且满足其第一志愿直接入围③金银牌破格入围:高考成绩一本线/特招线上直接入围
校测时间及内容:7月1日,含面试和体育测试。面试考核满分100分,成绩合格标准不低于60分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储能科学与工程选科物理+化学。招生省份: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云南、浙江、重庆。
入围规则:高考成绩达到本省特招线,依据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按不超过各专业组别总计划的4倍确定各专业组别入围考核考生。
校测时间及内容:考核时间6月30日8:30—20:00,包括学科能力面试和体育测试。
录取成绩计算:高考成绩占85%,校考成绩占15%;学科能力面试未达到校考合格线分)者不予录取。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①取消金银牌破格生招生;②增加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③入围比例调整为4倍(2024年是5倍)
招生对象: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金银牌的考生。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历史学类(含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工程力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入围规则:1、第一类考生: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需达到一本线按比例折算);非高考改革省份高考成绩须高于一本线分。按照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4倍数以内。2、第二类考生:高考成绩一本线/特招线上直接入围。
校测时间及内容:7月2日前,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笔试和面试满分共750分,笔试满分300分,面试满分450分。
录取成绩计算:高考成绩占85%,校考成绩占15%。校考将划定笔试合格线分。
招生对象: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金银牌的考生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科学选科物理+化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选科不限
入围规则:高考成绩入围、单科小破格入围、金银牌破格入围①高考成绩入围: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名单;②单科小破格入围:高考数学145分及以上的考生可直接入围且不占入围名额(对于高考数学成绩不是150分的省份,按比例折算);③金银牌破格入围:高考成绩达到特招线/一本线即可入围。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①数学单科破格分数降为145分;②取消第一类考生特控线分要求。
报名时间:4月17日-5月10日;第二类考生4月17日-5月8日上传证明资料,5月9日公布审核结果
招生对象: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相应专业所需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考生;第二类在数学、物理、信息学任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设置数据计算及应用、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4个招生专业。
入围规则:金银牌破格入围及“复交南”模式入围①金银牌破格生审核通过后不参加初试,直接入围复试,不占用第一类考生入围名额②“复交南”模式在6月13日左右组织初试,初试形式为笔试,依据初试成绩,分别划定专业A组、B组的全国统一及格线,分省按不超过分专业组招生计划数4倍确定入围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中,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占85%,校考成绩占15%。校考成绩中,第一类考生初试成绩占60%,复试面试成绩占40%;第二类考生复试面试成绩占100%。学校将设置复试面试成绩及格线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①加入“复交南”模式,报名成功即可入围,在高考后,成绩公布前举行校测;②招生对象新增数学、物理、信息学学科竞赛金银牌考生;③新增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培养包含两个方向);④新增初试分专业划定全国统一及格线。
招生对象: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金银奖考生
招生专业及选考科目:理科数学与应用数学(包含两套培养方案,依托数学与统计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培养)、物理学(包含两套培养方案,依托物理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进行培养)、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选科要求物理和化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哲学选科要求历史
入围规则:按高考成绩入围、金银牌破格入围及新增单科“小破格”入围1、按高考成绩入围:依据高考成绩按照不超过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入围,成绩相同时,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优先确定入围2、金银牌破格入围: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的考生直接入围3、新增单科“小破格”入围:未入围的第一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不低于考生所在省份高考满分的80%,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专业要求高考数学145分及以上;物理学专业要求高考物理满分;化学、基础医学专业要求高考化学达到满分的98%及以上即可破格入围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成绩(不含加分,折算成满分100分)*85%+校考成绩*15%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①新增单科“小破格”入围;②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专业新增培养方案。
招生对象:第一类:综合素质全面、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考生
招生专业及选考科目: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工程力学、合成生物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新增合成生物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有专业选科要求物理+化学/理科
入围规则:金银牌破格入围,新增单科“小破格”和成绩加权入围①金银牌破格入围: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特招线可入围②成绩加权入围:高考加权成绩依据招生计划的5倍确定入围;各专业高考加权成绩计算公式如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工程力学专业:高考成绩+数学单科成绩*0.4应用化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合成生物学专业:高考成绩+化学单科成绩*0.6应用物理学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高考成绩+物理单科成绩*0.6③单科“小破格”入围: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工程力学专业要求数学不低于145分,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和合成生物学专业要求化学不低于97分(上海要求70分),应用物理学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要求物理不低于97分(上海要求70分),且高考加权成绩排序处于6倍以内可入围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100)×85%+(面试成绩÷面试满分×100)×15%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①新增合成生物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②新增单科成绩加权入围以及单科“小破格”入围政策
招生对象: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考生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理工类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生态学6个专业,选科要求为物理和化学/理工类;文史类设置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2个专业,选科要求为历史/文史类
入围规则:第一类考生,依据初试成绩,按分省分专业计划的6倍划定初试合格线,确定入围复试考生名单。第二类考生,不参加初试,初试成绩按满分计算,直接入围复试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总成绩/高考满分值×850+校考成绩/校考满分值×150。校考成绩折算为满分150,由初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照1:2比例折算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整体招生政策趋于稳定,但招生简章提到专业辩色要求,生物科学、化学、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生态学不招色弱、色盲、单色不可识别考生;其他专业不限制,需要考生报考时注意。
招生对象: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考生
招生专业:设置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医学、地球物理学9个招生专业
专业选科及限报要求: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选考科目要求为历史,其他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和化学;只可填报1个专业志愿
入围规则:采用高考成绩和金银牌“破格”入围第一类考生依据入围成绩,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5倍择优确定入围名单。第二类考生达到一本线/特招线,可破格入围,且不占用第一类考生入围名额
校测时间及内容:原则上将于7月2日前完成,包含综合能力测试和体测,综合能力测试满分100分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成绩×85%+综合能力测试成绩×(生源省高考总分满分/100)×15%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①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新增智能科学培养方向;②2025年专业志愿限报1个(2024年限报3个)
招生对象: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考生
招生专业:设置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3个招生专业。新增海洋技术专业
招生计划: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和甘肃等省(区、市)招生。
专业选科及限报要求:高考改革省份的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和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只可填报1个专业志愿
入围规则:采用加权和“破格”入围。新增数学成绩加权入围,入围比例缩减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一本线分制的省份按高考满分*40/750,四舍五入折算后确定)。按分省招生计划数的3倍确定入围,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数学单科成绩、语文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排序确定入围名单加权入围:报考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专业的考生: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数学单科成绩*0.3;报考生物科学专业的考生: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破格”入围:第二类考生达到本省一本线/特招线,可破格入围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构成:高考总成绩/高考满分值×850+校考成绩/校考满分值×150。校考成绩满分100分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①新增海洋技术专业;②新增吉林、上海、重庆、云南、甘肃5个省市招生;③新增数学成绩加权入围;④新增以体育测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之一。
招生对象: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考生,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学术研究工作的高考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考生
招生专业:理科组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3个招生专业;文科组设置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2个专业。新增转段方向:重点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科技等领域倾斜
专业选科:理科组专业选科要求为物理+化学,文科组不限(“3+1+2”高考省份需首选历史)。只可选择1个专业组,文科组可填报1-2个专业,理科组可填报1-4专业,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入围规则: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一本线/特招线,学校按不超过分省分专业组招生计划数的4倍,依据入围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入围,成绩相同,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入围成绩计算方法如下:理科组:入围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5文科组:入围成绩=高考成绩+高考语文单科成绩*0.5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满分1000分)=高考成绩÷高考满分×850+校测成绩÷校测成绩满分×150,综合成绩四舍五入后保留2位小数
入围规则: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特招线,按照不超过东北大学在生源省强基计划招生计划的6倍,依据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入围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750)×85%+(学校考核成绩÷学校考核成绩满分×750)×15%
招生对象: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考生;第二类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二等奖考生
招生专业:设置数学类、化学类、生物技术、应用物理学4个招生专业。新增应用物理学专业
招生省份: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招生。新增广西、甘肃招生。
入围规则:采用加权和金银牌“破格”入围加权入围:第一类考生依据入围成绩,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5倍择优确定入围名单。数学类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3;化学类、生物技术、应用物理学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破格”入围:第二类考生满足报名条件,可破格入围,且不受各省计划数限制
校测时间及内容:6月29日至7月4日组织校测,包含面试和体测,新增面试合格线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85%+学校考核成绩/100×750×15%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①招生省市增加广西、甘肃;②招生专业增加应用物理学。
招生专业: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工程力学、智能无人系统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6个招生专业。新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增加自动化学院培养方案;应用物理学专业增加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培养方案
专业选科及限报要求:新高考省份必选物理+化学,非高考改革省份限理工类考生报考;只可填报1个专业志愿,且学校不安排调剂
入围规则:采用加权和数学单科“小破格”入围,以及金银牌破格入围。加权入围:第一类考生依据入围成绩,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4倍择优确定入围名单。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数学高考单科成绩*0.2单科“小破格”入围:第一类考生如未入围,高考数学单科成绩满分,可破格入围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750)×85%+(学校考核成绩÷学校考核成绩满分×750)×15%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①新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②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新增培养方向。
专业选科及限报要求:非高考改革省份招收理工类考生;高考改革省份要求物理+化学。 可填报1至2个专业志愿,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入围规则:第一类考生有高考成绩入围和单科“小破格”入围两种。第二类考生成绩达到一本线/特招线破格入围单科小破格:如考生高考数学科目成绩达到145分及以上,且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6倍以内的考生,可破格入围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成绩×85%+校考成绩×(当地高考满分值/100)×15%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①招生省市新增贵州、新疆;②入围倍数缩小为5倍;③新增单科小破格政策
招生对象:符合2025年高考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高中毕业生
招生专业: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应用化学、生物工程6个招生专业
专业选科及限报要求:选科要求物理+化学,报考时可填选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并可填选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入围规则:采用加权和数学单科“小破格”入围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所在省份高考满分的75%。根据考生高考文化课加权成绩、强基计划填报专业志愿和强基计划分省分专业计划4倍,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原则,依次确定入围考生名单及入围专业加权成绩计算:高考加权成绩=高考成绩+数学单科成绩*N(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N=0.5;应用物理学和工程力学专业 N=0.2;应用化学和生物工程专业N=0)单科“小破格”入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求数学科目成绩不低于145分;应用物理学专业和工程力学专业要求物理科目成绩不低于97分(上海市要求70分);应用化学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在高考改革省份要求化学科目成绩不低于97分(上海市要求70分),且高考加权成绩排序处于“专业志愿优先”规则下的分省分专业计划6倍以内
招生专业: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工程力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航空航天类7个招生专业
专业选科及限报要求:新高考省份必选物理+化学,非高考改革省份限理工类考生报考;只可填报1个专业志愿。
入围规则:根据初试成绩划定合格线,按照不超过各省招生计划5倍分别确定初试通过考生名单,通过初试的考生可参与复试。初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仅作为复试资格认定依据
录取成绩计算:综合成绩(保留2位小数)=(高考成绩÷高考满分×750)×85%+(校考成绩÷校考成绩满分×750)×15%(注:校考成绩=面试成绩)
录取高考成绩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特招线,同时达到所在省同科类高考总分满分分值的80%及以上(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考生须达到所在省区同科类高考总分满分分值的75%及以上)
2025年强基主要变化点:①取消第二类金银牌破格生;②新增4个专业及培养方向;新增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应用物理学新增电子科学培养方向;航空航天类专业新增飞行器制造工程、空天材料培养方向,取消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方向;③新增初试成绩划定合格线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