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区级“1+3”培养实验项目明起报名今年共招生7825人
2025-07-22 10:07:21
7月21日,北京各区陆续发布了该区级实验学校2025年1+3培养实验公告。记者了解到,今年共有113所学校成为区级实验学校,与2024年76所学校相比,大幅增加;招生总数也从5044人扩增到7825人。
根据日程安排,7月22日至23日,符合条件的初二学生可报名所在区的区级实验学校;7月25日,区级实验学校公布面试名单;7月26日至27日,区级实验学校组织面试;7月28日,区级实验学校公布面试结果;9月初,学校将根据面试结果办理学籍手续。
其中,海淀区从22所学校增至30所学校,招生计划也增加到2570人。新增学校分别为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附属实验香山分校、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北京十一实验中学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
东城区2025年有6所区级实验学校,即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北京市第一二五中学(北京汇文实验中学)、北京市第一四二中学(北京宏志中学),共计划培养215人。与2024年相比,东城区今年增加了三所学校,分别是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北京市第一二五中学(北京汇文实验中学)。
西城区2025年有5所实验学校,即北京市第七中学、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北京市育才学校、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共计划培养190人。与2024年相比,新增北京市一五六中学和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两所实验学校。
朝阳区今年共有9所区级实验学校,共计划招生545人。 新增2所区级实验学校,分别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睿德分校、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
丰台区区级实验学校从6所增加至12所学校,招生计划增加至555人。新增学校为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北京市丰台区第八中学、北京市赵登禹学校、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学校、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北京市第十中学晓月苑分校。
石景山区2025年有4所实验学校,分别为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北京市古城中学、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实验中学,共计划培养340人。与上年相比,新增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实验中学。
与此同时,部分区级实验学校扩大了招生计划。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中学传媒分校)2024年招生80人,今年招生120人。北京市丰台区外国语学校从去年的50人增加到今年的70人,北京第五实验学校从70人增加至110人。门头沟区今年的区级实验学校与去年一致,但5所实验学校均扩大了招生计划。
当天,各区级实验学校陆续发布了“1+3”培养实验公告。根据北京市教委要求,具有北京市普通高中升学资格和同一学校连续两年初中学籍的初二学生,可报名参加。
各校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的侧重各有不同。东城区区级实验学校中,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将进行航空科技创新实验班建设;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侧重培养创新型人文后备人才;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智创人文”培养项目,通过项目式学习驱动科技人文双线融合;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北京汇文实验中学、北京宏志中学则围绕人工智能科技人才培养。
海淀区教委表示,该区“1+3”培养实验工作坚持“课程为先”原则,各区级实验学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着力建设人文、科技、数理、艺体、语言等五个领域的特色课程群,设计符合“1+3”实验定位的课程方案和培养方案,并配有相应的机制建设、课程资源、师资保障等软硬件条件,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
门头沟区教委提到,该区2025年共有五所高中成为北京市“1+3”培养实验区级项目校,各校基于办学基础和发展优势,确定特色培养方向,从而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加多元的渠道。其中,大峪中学在生命科学领域、首师大永定分校在地球科学领域、北京八中京西校区在应用数学领域、北京景山学校京西实验学校在智能科技领域、北京八中永定实验学校在艺术体育领域已形成连续4年的“1+3”贯通课程体系和特色培养方案。
在石景山区,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1+3”项目以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文创新人才为目标;北京市古城中学重点培养有志于从事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实验中学培养方向为科学、经济学。
丰台区各实验学校培养特色包括外语、美术、棒球、财经、航天科技、军事、环境科学、中医药文化、人文等。
根据“1+3”项目培养实验特色不同,部分学校在报名条件和面试内容中对学生也提出相关要求。
北京市第一二五中学(北京汇文实验中学)提到,报考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者要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对AI感兴趣数理基础较好。要求学生在“自我推荐”中填写包括但不限于本人性格特点、学习能力描述、在数理和科技方向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并提供能够证明学生数理或人工智能相关兴趣或特长的证明材料以及其他综合能力的证明材料。
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在公告中提出,该校“1+3”项目面向具有人工智能基础的且有意向在科技方面发展的海淀区初二学生,报名时还需提交与科技培养方向相匹配的个人自述及相关证明材料。根据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1+3”项目贯通培养目标的要求,面试侧重于身心健康、科学素养、数理逻辑、文献阅读、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面对面交流等形式进行面试。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要求学生对科学尤其是航天科技感兴趣,同时提醒学生在报名平台“自我推荐部分”可重点介绍个人性格特点、学习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等。同时,该校明确表示,面试专家包括科研院所专家(航天方向)和集团校专家(体育、心理、科技等),将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语言交流、专业(人文、科技)基础调研。
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1+3”项目培养方向为人文,在面试过程中着重观察学生语言及文史哲等相关学科的基本能力及文化素养。同时建议在网申“自我推荐”处陈述与学校培养方向相匹配的学业基础或兴趣优势;未来四年的学业规划设想等。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实验中学面试内容根据学校“1+3”培养实验的培养方向、目标和特色,通过个人陈述、小组活动等形式,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沟通与表达和心理与健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计划培养美术特长和音乐特长学生,现场面试时进行专业水平测试。其中美术专业考察素描、速写;音乐表演专业考察声乐、形体展示、音乐基本素养、才艺展示(选考)等。北京市怀柔区第二中学“1+3”培养实验以小语种学习(俄语、日语)为核心,面试时重点考查学生语言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记者注意到,北京市教委在推行此项改革之初即明确表示,此探索旨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小升初就近入学,推动教育公平,同时要求实验校在面试时要“突出素质教育导向,突出宽与活,避免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增加学习负担。严禁试验学校进行文化课笔试。”
这项实验探索也减少了不少中学生的中考压力,可以更专心地把精力放在更长远的学习上。来自北京石景山的学生李黎(化名)在2024年通过该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项目成功进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学习。他告诉记者,自己当时选择“1+3”培养项目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很好,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减轻中考的压力和负担,将眼光放得长远些,专注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我的主要目标还是高考。”
李黎表示,自己没有为面试做过多准备,“我们去年是10人一组面试,有单独提问,还有分组合作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共同解决一个问题。既考察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考察团队合作能力。”提前锁定“高中生”身份这一年,李黎也通过市级机器人比赛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如果个人成绩非常好,有实力在中考中进入更好的学校,就不用考虑‘1+3’项目。如果觉得考试成绩波动比较大,也想更专注于后面阶段的学习,我觉得可以报考‘1+3’。”
记者注意到,根据规定,符合条件的学生,仅可自愿在市级实验学校、区级实验学校中分别选择一所报名。同时,已通过市级实验学校面试的学生,不可再报名区级实验学校。
如何在众多学校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一所?海淀区教委建议符合条件、志愿申报的同学们,根据相应的各区级实验学校特色课程要求,客观分析自我实际,理性选择,科学申报,“要充分考虑身体条件、兴趣志向、钻研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因素与课程的匹配。”
1.参加“1+3”培养实验的学生学籍如何管理?是否还要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参加1+3 培养实验的学生需要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进入实验的学生初三年级第一学期起在实验学校就读,学籍转入实验学校,按规定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后升入实验高中。
进入实验的学生可在初三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前退出实验,退出学生转回原初中学校,可参加当年中招,但不能参加指标分配批次录取。
区级实验学校于7月21日在学校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及北京市“1+3”培养实验平台登录页发布2025年“1+3”培养实验公告,7月22日—23日开展报名,7月25日公布面试名单,7月26日—27日组织面试,7月28日在学校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公布面试结果,9月初根据面试结果办理学籍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