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2025强基计划来了!北航、北理等高校公布强基计划!—Kaiyun体育网页登录入口

新闻中心

NEWS

2025强基计划来了!北航、北理等高校公布强基计划!

2025-04-21 15:18:25

  ,并将持续第一时间更新各高校强基招生简章及独家报考分析,欢迎大家关注+收藏!

  注:目前北理、北航、大连理工、中国农大等已发布2025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以下内容为多所高校变化要点解析,由于部分院校暂未发布,持续更新中。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包含两套培养方案,依托数学与统计学院和自动化学院进行培养,其中自动化学院的培养方案面向智能科学科技发展前沿,以“AI+机器人”为培养特色;

  应用物理学专业,包含两套培养方案,依托物理学院和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进行培养,其中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的培养方案面向集成电路与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科技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2025年报名时间为4月18日至5月10日,共23天;2024年报名时间为4月13日至30日,共18天。

  2、新增专业:新增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含测控技术与仪器、量子信息两套培养方案,依托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培养。

  应用物理学专业:含应用物理、空间科学及电子科学三套培养方案,分别依托物理学院、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与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新增电子科学培养方向;

  航空航天类专业:含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及空天材料三套培养方案,分别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新增飞行器制造工程、空天材料培养方向,取消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方向。

  2025年报名时间为4月21日至5月9日,共19天;2024年报名时间为4月15日至4月30日,共16天。

  5、新增初试成绩划定合格线、入围比例:入围比例扩大,2025年入围比例为5倍,较2024年4倍扩大1倍;

  :复试新增参考考生初试表现依然保持参考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2025 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报考专业可选择数量随之增加,2025年可选6个,2024年可选5个;3、报名

  开始时间延后9天,报名时长增加1天;2025年报名时间为4月19日-5月10日,共22天;2024年报名时间为4月10日-4月30日,共21天;

  :2025年政策如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求数学科目成绩不低于145分;应用物理学专业和工程力学专业要求物理科目成绩不低于97分(上海市要求70分);应用化学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在高考改革省份要求化学科目成绩不低于97分(上海市要求70分),且高考加权成绩排序处于“专业志愿优先”规则下的分省分专业计划6倍以内。2025 年

  延后10天;2025年报名时间为4月20日至5月10日,共21天;2024年报名时间为4月10日-4月30日,共21天;

  入围倍数缩小,2025年入围倍数为4倍,2024年入围倍数为5倍,缩小1倍;4、

  :具体规则如下:如考生高考数学科目成绩达到145分及以上,且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6倍以内的考生,可破格入围。

  5、取消“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所在省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予以录取”的描述。

  2、报名方式:2024 年考生最多可报考 3 个专业志愿(第二类考生仅可报 1 个专业志愿),2025 年考生只能报考 1 个专业志愿。

  3、入围条件:2024 年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需达到所在省份一本线 年则是达到所在省份相应科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分及以上的考生可直接入围且不占入围名额(对于高考数学成绩不是 150 分的省份,按比例折算),2024 年是高考数学成绩为 148 分及以上的考生可满足其第一专业志愿入围。

  4、校考:2025 年明确了校考成绩折算办法,校考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满100分,且校考成绩未达到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2024年未明确提及校考成绩的具体折算及合格标准。

  5、培养方案:2025 年详细介绍了 “3+1+X” 本硕博衔接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登录网站培养模式。

  招生专业:2024 年招生专业为海洋科学和生物科学专业,2025 年增加了海洋技术专业。

  2、入围条件:2024 年第一类考生是依据高考成绩,按分省招生计划数的 5 倍确定入围名单,2025 年则是对于报考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专业的考生,入围成绩 = 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 数学单科成绩 ×0.3,再按分省招生计划数的 3 倍确定入围名单。2025 年明确了高考成绩的要求是不低于 2025 年所在省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 分制的省份按高考满分 ×40/750,四舍五入折算后确定),2024 年是线 分,但未明确说明满分非 750 分制省份的折算方式。

  招生专业:2024 年招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2025 年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专业变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储能科学与工程。

  2、招生对象:2024 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第二类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2025 年招生对象调整为高考成绩优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取消了第二类考生的破格录取政策。

  3、入围比例:2024 年依据高考成绩,按不超过分省总计划数的 5 倍确定各省入围考核考生。2025 年则是按不超过各专业组别总计划的 4 倍确定各专业组别入围考核考生。

  4、考核方式:2024 年未明确说明考核具体内容。2025 年明确学校考核分为学科能力面试和体育测试,体育测试合格是强基计划录取的必要条件(不计入综合成绩)。

  5、培养模式:2025 年明确提出强基计划采用 “3+1+X” 本研衔接培养模式,2024 年未明确提及。

  招生专业:2025 年新增应用物理学专业,招生专业变为数学类、化学类、生物技术、应用物理学。

  3、报名时间:2025 年报名时间为4月19日至5月10日,相较于2024年的 4月10日至 30日整体后移,给考生更充裕的准备时间。

  4、报考确认时间:2025 年报考确认时间为6月12日至20日,2024年为6月11日至20日,有细微调整。

  5、学校考核时间:2025 年学校考核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4日,2024年为6月27日至7月4日,时间有微调。

  6、考核方式:2025 年面试采取考生、考场、评委 “三随机” 抽签方式,相比 2024 年的专家、考生 “双随机” 抽签方式,进一步保障了公平公正;同时,2025 年明确体育测试不合格不予录取,表述上更明确体育测试结果对录取的影响。

  7、培养方案:2025 年明确强基计划各专业在第三学期初考核后遴选增补优秀学生,2024 年是每次考核后遴选增补,2025 年时间更具体,有利于学生规划学业。

  时间调整:2025 年报名时间为 4 月 18 日至 5 月 7 日,校测时间暂定于 7 月 2 日至 7 月 3 日,相比 2024 年整体有所延后,给考生更充足的准备时间。

  2、培养方向:在考生申请转段进入博士生或硕士生阶段时,2025 年院校将在原范围内进行学科交叉培养,重点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科技等领域倾斜,为考生提供了更多聚焦前沿领域的机会。

  招生专业:2024 年强基计划可能包含多个专业,而 2025 年取消了其他专业,仅保留自动化专业招生。

  2、招生对象:2025 年取消了竞赛破格的政策,招生对象调整为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更强调考生的综合能力和高考成绩。

  3、选科要求:2025 年要求考生选考物理和化学,对考生的学科基础有明确要求。

  4、培养模式:2025 年明确提出采用本博紧密衔接的培养模式,利用本科大四学年实现本博知识体系的无缝衔接,并且采用动态进出机制,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加自由灵活的选择。

  招生专业:2025 年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招生专业变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4。

  2、招生省份:2025 年新增天津、内蒙古、海南三省(区、市),招生省份范围进一步扩大4。

  3、报名时间:2025 年报名时间为4月19日至5月10日,相比 2024 年整体有所推迟

  招生专业:2025 年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数量从 9 个增加至 10 个。

  2、入围比例:2024 年是按照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 6 倍数以内确定入围名单,2025 年则调整为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 4 倍数以内确定入围名单,入围比例明显收紧。

  3、体育测试:2025 年体测项目改为立定跳远、25 米折返跑、一分钟跳绳三选一,2024 年的体测项目包含立定跳远,但其余项目与 2025 年不同。

  招生专业:2025 年新增合成生物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设置更紧密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发展关键领域。

  2、成绩入围:2025 年引入 “高考加权成绩” 机制,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单科赋分,如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专业对数学单科成绩加权 0.4;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合成生物学专业对化学单科成绩加权 0.6;应用物理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对物理单科成绩加权 0.6。同时,破格入围规则细化,按不同专业明确了单科成绩要求,且在加权成绩排序基础上放宽入围比例至 6 倍。

  专业报考:2024 年考生最多可报考 3 个专业,2025 年则仅限报考 1 个专业,并且明确了选考科目要求,考生需要更加精准地依据自身情况选择专业。

  2、培养方案:2025 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新增 “智能科学” 培养方案,分别依托数学与统计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培养,进一步强调了学科交叉培养的重要性。


全国热线:13827799655

联系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佛平三路1号金色领域广场1座2903室

Copyright © 2024 开云体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粤ICP备19075268号